清洁能源发展与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水利水电领域、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控制科学与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顶尖专家,基于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通过多学科的协同融合,致力于成为融理论创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为一体的学科交叉平台。
中心简介
CENTER INTRODUCTION
清洁能源发展与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于2016年12月入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为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共同筹建,下设“智能水电枢纽研究所”“智能传感器研究所”、“生态环境与智慧水务研究所”三个团队。
团队介绍
TEAM INTRODUCTION
-
陈永灿
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西南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杨华中
主任
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ACM协会设计自动化北京区主席首席专家 -
-
王皓冉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
主任助理,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核心成员 -
中心以清洁能源开发关键技术、多能互补与高效利用、水电枢纽安全等为重点开展工作。中心利用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结合智能监测分析方法,致力于提升清洁能源枢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枢纽安全运行的技术研发与设备保障;通过统筹不同类型清洁能源的发展规划,创新清洁能源的开发与运营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能源战略优化。
图示: “清洁能源谷”、智能大坝、结构安全监测、物联网、特殊环境机器人
在研项目
水电枢纽群安全监测系统
高坝泄洪洞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
研究领域
RESEARCH FILED
-
引水隧洞智能巡检与安全评估系统
2018-09-07 15:14:58
引水隧洞结构健康是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目前引水隧洞多为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风险高、人力需求量大、检测结果主观化等问题,很难对引水隧洞结构存在缺陷和隐患做到及时全面的发现。 -
泄洪洞智能巡检与安全评估系统
2018-09-07 15:19:38
泄洪洞人工现场观测存在人力成本高、巡检效率低、主观化强、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化巡检和客观评估。泄洪洞智能巡检与安全评估系统在对检测需求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表征泄洪洞空蚀损伤的参数,基于移动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实现对泄洪洞底板和边墙处的渗水、缝隙、凹陷、磨损等损伤的精准全面巡检;同时评估系统离线进行缺陷数据分类和尺度定量,结合泄洪洞水动力条件,评估泄洪洞损伤的风险等级,形成针对性损伤修复意见。 -
高精度坝面无人机巡检系统
2018-09-07 15:24:53
大坝表观缺陷巡检是评估水利枢纽安全性态的关键。传统人工巡检借助瞭望、绳索攀爬、吊车等方式,依靠人的感官和主观判断评估缺陷,带来了安全风险高、巡检成本高、巡检效率低、巡检覆盖不全、巡检结果主观化等问题。高精度坝面无人机巡检系统借助自主巡检路径规划控制技术,降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同时提高巡检过程的安全性和巡检内容的全面性;基于缺陷图像识别技术,针对坝面表观剥落、裂缝等缺陷形成一套标准规范化的客观量化系统。
研究成果
RESEARCH FINDINGS
-
Tel:
18810493139
-
Phone:
18810493139
-
E-mail:
wanghaoran@tsinghua-eiri.org
合作联系方式
COORPER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