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科技创新

绿氢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

中心致力于绿氢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聚焦电化学能源材料及器件开发、氢能系统转换、多种能源终端物联网技术开发、绿氢技术及应用等重点方向,围绕可再生能源与氢能耦合的材料、器件、系统、工程的开发及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服务,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与可持续发展。

  • 张久俊

    张久俊

    中心指导专家

    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工程研究院院士,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创始人、主席兼总裁,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下属研究所

01

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研究所聚焦电化学能源材料回收工艺与再利用技术、先进电池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开发了锂电池材料回收再生技术,该技术采取零污染、零排放和闭环流程的设计,在祛除杂质的流程中,以电化学方法回收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水,利用回收的材料再制备成新正极材料及新电池。


【了解更多详情】

02

氢能系统与转换研究所

研究所致力于实现氢的化学存储和高效利用,研发了原创的新型固体氧化物膜反应器及高温制氢并甲烷/甲醇化的电化学储能工艺,具有全套从电池制备到完整电化工工艺和小试样机开发、系统评测及生产的能力。


【了解更多详情】

03

绿氢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所面向支撑“双碳目标”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求,开展绿氢技术应用的项目策划、开发设计及落地推动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绿氢技术在化工、交通、钢铁等创新场景应用,推动国内代表性绿氢示范项目的落地及推广。


【了解更多详情】

核心技术/产品

全封闭式锂离子材料再生技术


  • 报废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技术

  • 闭环运行,技术环保、成本能耗低

  • 成果已授权5项发明专利,相关技术获得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第25届全国发明展“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研发产品:全封闭式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再生系统

电化学材料回收实验室_副本

*研发团队: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 以氢、甲醇、液氨或其他固体铵盐为原料的新型离网发电/化学储能机组

  • 可用作50-200瓦直流电源,同时可用作电解制氢化学储能应用

  • 具有紧凑、静音、高效、操作可逆、功能扩展容易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野外管道防护、监测站供电和无人载具供电


研发产品:移动式50瓦电堆单元

图片4_副本

*研发团队:氢能系统与转化研究所

电氢协同规划仿真平台技术


  • 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下游耦合应用提供选站址、定参数、搭模型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 具备“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全流程规划能力,促进规模化绿氢项目可持续发展

图片44_副本

研发产品:氢能综合利用系统云仿真平台

1_副本

可实现氢储能系统、可再生电力直连制氢系统、加氢子母站系统、氢气储运及综合应用等复杂场景规划仿真,适用场景广泛。


*研发团队:绿氢技术经济研究所

应用案例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万吨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示范工程》

    ・ 提出适应可再生能源动态特性的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建模与优化配置方法

    ・ 研发适应柔性生产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优化与调控技术

    ・ 研发适应水光互补特性的大规模电解水制氢系统集成与集群控制技术

    ・ 研发源-网-氢-氨互动的全系统协同控制技术

    2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