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2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蜀ICP备17044348号-1
科技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导航菜单
中心致力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趋势下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复杂、规模庞大的行业现状,聚焦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解决方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保障方案,提高能源网络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中心首席科学家
中心主任
信息能源与绿色智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聚焦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下算力网络的低碳需求,定位为信息能源与绿色智算技术的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集成验证与产业发展基地,致力于新型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研发及能源互联网技术突破,助力我国电力网络与算力网络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能源电力系统数字孪生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面向能源电力工业仿真技术,开展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硬件在环仿真、冷热电氢多能耦合仿真优化以及能源互联网云运维等方向的研究工作。通过在数字空间中,构建实物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研计算内核,提供精准的建模分析、规划设计和智能运维决策方案,这一创新模式为各相关行业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能源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所
能源大数据研究所
研究所依托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清华大学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核心技术与力量,面向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在数据领域的重大需求,从事产学研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发挥能源/工业大数据平台价值,促进能源和装备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加快大数据技术与能源/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数字化电力规划设计研究所
研究所核心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曾任职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在电力领域具有丰富的战略研究、规划设计、技术攻关和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团队聚焦电力领域“碳中和、碳达峰”、“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致力于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为不同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基于数字孪生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技术
首次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有源配电网规划原则、规划流程和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改变依据负荷预测规划电网容量的粗放规划方式,实现分布式电源高渗透配电网的精准规划
提升地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实现投资经济性最优
研发产品:多层级电力柔性可控负荷资源优化调控软件
在柔性负荷方面研发了多层级电力柔性可控负荷资源优化调控软件,对电网柔性负荷资源进行优化调控,实现可观、可测、可控
*研发团队:数字化电力规划设计研究所
高性能能源电力系统云仿真与数字孪生技术
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电磁暂态云仿真平台CloudPSS,兼容传统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模型和算例,支持多种先进的电磁暂态建模仿真方法,通过并行加速计算方法实现了计算效率的飞跃,完成了国内该类技术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
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内核,通过多能流耦合仿真计算方法,根据用户录入的确定性边界条件,利用仿真结果评估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状态,完成方案优选和规划设计过程
首创能源电力系统云仿真平台架构和应用模式,提出了仿真计算资源虚拟化构建和优化调度方法,实现安全隔离、灵活调度,同时可兼容先进计算硬件,体验极致仿真效率,形成了开放、共享、灵活的应用生态体系
研发产品:CloudPSS EMTLab 电磁暂态实时仿真平台(清鸾云镜)
采用全自研、国际领先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内核和编译器,基于一套模型提供集离线仿真加速、大/小步长实时仿真、硬件在环、功率在环在内的一体化仿真功能。支持多架构处理器,提供软硬件完全国产化方案。
研发产品:CloudPSS-IESLab 综合能源系统仿真规划平台
提供含冷、热、电、氢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评估和能量流计算(生产模拟)功能,支持综合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综合评估、运行优化和仿真模拟等应用,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研发产品:CloudPSS DSLab 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仿真平台
面向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图-模-数-算”一体化计算分析工具,实现“一个平台、一套统一模型”支撑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电磁暂态仿真、短路计算、可靠性分析、储能规划、无功优化、静态安全分析等多类型计算功能,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研发产品:CloudPSS XStudio 数字孪生工坊
覆盖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内核集成及调度和数字孪生应用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基础支撑平台。具备跨平台、低代码开发、敏捷构建、敏捷部署特性,大大降低数字孪生应用开发及部署门槛。
*研发团队:能源电力系统数字孪生研究所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
针对电力设备的电气绝缘,机械振动声纹及热场分布,采用非接触式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绝缘和机械状态,通过专家系统及自学习系统进行综合诊断
针对主配网过电压和过电流,采用基于宽频电磁耦合的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设备故障过程反演和故障精确定位
通过电力设备结构数字化,全过程数据深度挖掘,提高设备智能管控能力和运行可靠性,降低运行风险
研发产品:WBVM-102型GIL(电缆)设备宽频带电压在线监测及行波定位系统
将长距离GIL和电缆的故障定位精度从数百米提升至1米,成功应用于1100kV苏通综合管廊工程以及特高压南阳和武汉变电工程
*研发团队:能源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所
工业大数据技术
集数据规划、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挖掘、可视化和智能控制等于一体
促进制造型企业产品创新、提升经营水平和生产运作效率
研发产品:“清华数为”工业大数据平台
支持海量机器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快速价值挖掘,支撑企业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变现全过程
*研发团队:能源大数据研究所
电源能量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从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理论出发,突破了大功率数字化处理、电池与电路耦合建模、数字能量交换等关键技术
开发了大功率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实现千瓦级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将能量变为一种新型的可计算网络资源
研制了面向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的备电系统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等8家省公司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备用电池数字化改造及高效利用项目,
构建了云储能系统,实现了大功率能量流的细粒度管控与优化,为电源系统大功率数字能量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图: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
图: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的电池匹配性测试
*研发团队:信息能源与绿色智算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