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科技创新

油气新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面向国家油气能源重大战略需求,利用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高新技术,结合智能监测分析方法,开展油气放电冲击波增产理论与技术、油气井分布式光纤监测解释系统及智能控制技术、智慧油田开发技术、油气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理论和技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中心致力于搭建面向油气领域的融合理论创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学科交叉平台,实现油气的高效、经济和绿色开发,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能源生产安全增效。

  • 郭建春

    郭建春

    中心首席科学家

    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藏增产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王新新

    王新新

    中心首席科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气体放电的相似性、脉冲功率技术。
  • 卢聪

    卢聪

    中心主任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藏增产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下属研究所

01

油气数智化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油气数智化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紧密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的国产油气行业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业软件,积极打通开发、生产各环节,实现生产过程的一体化管控,打造能源数智新引擎,助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研发核心团队均拥有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曾在行业顶尖公司任技术和管理要职。


【了解更多详情】

02

油气增产新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以脉冲功率技术为核心,以水中放电冲击波增产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积极探索脉冲功率技术在油气生产领域的新应用,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顶尖的油气增产新技术研发团队。预期以放电冲击波油气增产为核心业务,油气生产领域多项业务并行发展。


【了解更多详情】

核心技术/产品

油气数智化工程技术


  • 基于人工智能的测井智能解释技术

  • 基于三维地质孪生平台的钻井提效技术

  • 智能井网优化及产能评价技术


研发产品:基于人工智能的测井智能解释技术

图片12

测井智能解释

图片11
测井图像智能修复分析

研发产品:基于三维地质孪生平台的钻井提效平台

图片39
多尺度多元地质信息数智化快速分析平台


研发产品:基于三维地质孪生平台的钻井提效平台

图片13

*研发团队:油气数智化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油气工程与储能耦合创新技术


  • 钻井平台柴储微电网系统

  • 网电钻井平台,储能替代备用柴发

  • 试修井平台电化学储能技术

  • 电动压裂平台与电化学储能耦合技术

  • 油气开采各环节负荷特性仿真与分析优化电源系统配置

  • 油气生产平台储能技术应用

  • PVT光伏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


研发产品:50kW/100kWh储能系统

主要用于试修带压作业中,做应急备用电源;10ms内无缝启用备用电源,充放电自动调节,提高柴发燃油效率。

图片35

研发产品:100kW/215kWh储能系统

将主要用于常规试修等作业中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多台并机;采用全氟己酮全淹没式,高安全,智能空调温控;搭载能源智云EMS,实时远程监控,三级保护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图片36

研发产品:1MW/1MWh储能系统

主要应用在钻井储混动微电网中

图片37

*研发团队:油气增产新技术研究所

放电等离子体冲击波技术(DPS)


  • 利用装置在井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和强冲击波

  • 清除储层和井筒污垢堵塞、破裂岩石产生新裂缝

  • 达到改造储层特性,达到增产效果


研发产品:等离子体冲击波放电装置

工作电压可达30kV,快速充放电(小电容,<1kJ能量,单次充放电<2秒)

高能充放电(小电容,5kJ能量,单次充放电8~12秒)

5

*研发团队:油气增产新技术研究所

应用案例

  • 多源信息融合钻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针对地质资源勘探分析、储能评价、钻井AI风险防控与优化等环节垂直应用与行业试点单位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配套构建集“点-线-面-体”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技术系列,支撑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建设。


    图片14

  • 多模态远程智能注采优化系统

    针对油气田生产现场无人化建设需求,试点深化研究远程信息处理、智能分析与反馈控制等技术,构建可远程进行生产监测、智能注采分析、作业调控于一体的系统,为海上平台、陆地井场无人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图片15

  • 电脉冲复合酸化增注降压技术应用

    2022年,电脉冲复合酸化增注降压技术在长庆油田进行了2口注水井的生产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电脉冲放电施工复合酸化解堵,两口井平均日增注16.5m3,注水压力平均降低3.6MPa。

    6_副本

    图:电脉冲复合酸化增注降压技术在长庆油田应用